kaiyun下載app下載安裝手機版 中國攝影圣地福建霞浦攝影攻略
霞浦,中國的攝影圣地之一,是沙灘攝影的黃金海岸,也是國內(nèi)專業(yè)攝影導游比較成熟的地區(qū)。2010年4月29日至5月4日,我和妻子參加了一個攝影團,從上海驅(qū)車9個小時來到霞浦這個“我心中的大海”,這里出產(chǎn)了大量的美照。為了捕捉到美麗的沙灘的美,我們要計算各種潮汐、光影組合的可能性。每天凌晨3點就要起床,凌晨4點就開始去霞浦各個拍攝點搶最佳拍攝位置。其實,專職攝影團比戶外團更累,每天只能睡4到5個小時,背著沉重的三腳架、相機等攝影器材,在清涼的海風中等待那神奇的亮色。
具體行程及時間記錄如下:
夜間乘車出行,對于我這種經(jīng)常在戶外的人來說,睡在車廂地板上是很常見的事(特別是在坐了拉薩到上海的火車沒有座位之后),這能讓我第二天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(tài)。
這次活動,領(lǐng)隊聯(lián)系了霞浦本地攝影導游阿秋。早上5點在公路入口處,阿秋就上車迎接我們,我們開始商量當天活動的行程。攝影拍攝取決于天氣、潮汐、時間等諸多因素,所以要根據(jù)當時的情況做出判斷和決定。因為當天早上是陰天,天色已晚,阿秋建議我們先去威江饅頭山(蓮花島)拍日出。經(jīng)緯度 26°44'15.40"N119°55'32.43"E
到達饅頭山時天已經(jīng)亮了,不過因為云層太厚,沒能看到海上日出,不過海天相映讓饅頭山看起來就像宇宙中的土星,旁邊一排排的海帶和生蠔架又像是宇宙中的戰(zhàn)艦,一副星球大戰(zhàn)里的盛大場面。(可能是我星球大戰(zhàn)或者銀河英雄傳說看多了)
島與岸邊之間有土堤相連,這里的海水很淺,在沙灘上勞作的人走在水中,水只到小腿。附近的沙灘上立著很多竹竿,大多是用來養(yǎng)殖海帶或紫菜的,當時有人把散落在沙灘上的海帶撿起來。
根據(jù)地球和月球運動的規(guī)律,每天的潮汐時間也有規(guī)律。通常每月的農(nóng)歷十七、十八兩天潮位最高,當天的漲潮時間一般與第二天的漲潮時間相差48分鐘。農(nóng)歷十五或十六的月亮為滿月,天文學上叫滿月,農(nóng)歷二十三為下弦月,農(nóng)歷三十或下月初一為朔月,農(nóng)歷七、八為上弦月。漲潮水位在每月的滿月和朔月的前后一天最高,在朔月和朔月的前后一天最低,這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作用造成的。根據(jù)福建當?shù)孛癖娏鱾鞯慕?jīng)驗,福建省海水潮汐的簡易時間推算方法是用農(nóng)歷乘以0.8來估算。例如:今天是農(nóng)歷六月初六X0.8=4.8。漲潮時間為早上4點80分(4點40分),下午還有一次漲潮,時間大約在16點40分左右。如果想要更準確的查詢,可以到“中國國際航運網(wǎng)”使用潮汐查詢功能。
霞浦的攝影導游果然名不虛傳云開·全站apply體育官方平臺,潮汐和光影計算得非常準確,我們按照他給我們推薦的拍攝位置,可以安心地等待景色的演變,看著海水退去,蓮花島的路從水面升起,景色自然過渡。灘涂工人推著裝滿海帶的泡沫箱,在泥濘的灘涂上艱難前行。
那天云層很厚,海平面上根本看不到日出,只有太陽升起來的時候,透過云層的縫隙,照射在大地上,泛起淡淡的金光。
壯觀的大型海帶架從水中冒出來,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,還是挺震撼的,場面相當宏大,遠遠望去,海面上一排排的木架和養(yǎng)殖籠子,福建沿海灘涂的規(guī)模和利用程度非常驚人,不知道經(jīng)過多少代人反復擴建,才達到現(xiàn)在的規(guī)模。
等海水退去,就可以順著海堤走下去,在沙灘上漫步。不過這里海草濕滑,很容易讓人摔倒,路面泥濘。沒有專業(yè)的膠鞋和膠衣,實在不敢走到蓮花島。
這次參加的是攝影團,大部分人的攝影器材都很齊全。我在下面的灘涂上玩耍的時候,團員們還在擺弄著各種器材,比如用藍色濾鏡處理天空的顏色,換上長焦鏡頭拍漁民勞作的場景等等。不過那些拿著昂貴器材的攝影師似乎都不敢去濕滑的灘涂上,生怕滑倒摔器材,只在幾個固定的拍攝平臺上拍照。我覺得這樣會讓旅行的樂趣減少很多。我個人很喜歡四處走走,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霞浦視角。
領(lǐng)隊會和攝影導游商量,把我們叫到一起講解、投票,最后我們決定下一個拍攝地點是南邊的東安島,拍攝內(nèi)容是海上的魚排。文章由重慶旅行社整理轉(zhuǎn)載!
我們繼續(xù)上車,沒有吃早飯,肚子很餓,半路上看見路邊的餐廳,就停下來吃早飯。因為一下子下車的人太多,餐廳老板娘忙得連錢都不知道怎么數(shù)了。這里的牡蠣海鮮面比較有特色,非常好吃,就是帶了點沙子(我們那時還沒看過當?shù)厝嗽趺赐谀迪?,所以還是吃得下去)。
吃完午飯,我們來到碼頭,岸邊已經(jīng)能看到一大片魚兒在嬉戲,攝影導游還是建議我們?nèi)ジ浇臇|安島山頂拍高點的照片。導游在車里聯(lián)系了碼頭的船,所以當我們下車的時候,碼頭的船已經(jīng)停好等我們了。我們乘坐兩艘小船,到達了東安島。(經(jīng)緯度 26°40'46"N 119°54'49"E)
島不小,看地圖上看,島的東邊有一個村落和一個漁村碼頭,我們在島西南的小碼頭上岸,沿著小路爬上山,山坡上種了一些果樹,但由于土壤不夠肥沃,果樹長得并不好。
還沒到山頂,一群攝影師看到魚場的景色不錯,就立馬架起三腳架開始拍攝。半山腰處,一片山火在燃燒,不知道是煙頭引起的,還是故意縱火,但攝影師們似乎都無視山火,繼續(xù)專心拍攝,很專業(yè)。
山火不斷蔓延,距離大家越來越近,但駐扎在那里的小伙伴們卻繼續(xù)在現(xiàn)場創(chuàng)作,這著實讓他們擔心不已。幸好后來風力減弱,山火并沒有大規(guī)模蔓延。當?shù)卮迕耖_始滅火。
在撲滅山火的同時,拍攝東安島附近水上生活和養(yǎng)魚場的“工作”也從未停止。這里隨處可見大片養(yǎng)魚場,可以說整個村子都浮在水面上,聽說到處都是學校、醫(yī)院。
魚場之間有水道,小船、快艇不斷穿梭其間。不過當天天氣不好,我們在東安島這里沒拍到什么好照片。最后大家分批下山,坐船回到碼頭。
回去的路上,船把我們帶到了養(yǎng)魚場,我們仔細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養(yǎng)魚場都是用來養(yǎng)殖小鮑魚的,小鮑魚養(yǎng)殖在黑色的網(wǎng)箱里,用繩子掛在竹筏上,小鮑魚的食物就是這里的大海帶,漁民們把大海帶撕成碎片,放在網(wǎng)箱里,鮑魚主要就是靠吃這個來生長的,沒想到,真是大開眼界。
那天是陰天,中午的時候沒能拍到什么好照片。中午我們坐車回到霞浦縣城,一起吃了一頓團餐,這也是這次旅行的第一頓正式餐。然后安排了酒店住宿。霞浦縣城里有很多小旅館,標間價格大概在80到120元左右,條件還可以。中午休息1小時,下午3點坐車去小壕拍海。(經(jīng)緯度 26°55'34.81"N120°8'49.35"E)
小郝拍攝點在海灣的山頂上,距離公路有一段距離。車子停在三沙熊場附近的路邊。附近的馬路上已經(jīng)停了不少車,都是來這里拍照的。沿著土路走十幾分鐘,就能到達小郝村邊上的山坡。
在這里可以看到整個小郝灣,小郝村前面是一大片平整的沙灘和灘涂,山坡這邊的光線角度正好,坡上站滿了人,稍微平整一點的地方都被機位占滿了,好像是提前很久就搶到機位了,只要三腳架擺好,機位就占滿了。
傍晚正是退潮時間,沙灘隨著夕陽漸漸變成金色,美麗的景色中,一群手持綠色漁網(wǎng)的人在沙灘上排成一排。攝影導游告訴我們,我們很幸運,因為這是其他團隊聘請的攝影模特。果然,我們在附近的山上發(fā)現(xiàn)有人拿著對講機與這些人溝通,指揮他們行動的方向和隊列的排列。
拍攝這里的風景,至少需要200焦距的鏡頭,最好是300以上的長焦鏡頭,還要有穩(wěn)定性高的三腳架,不然是拍不清去海邊的人的。這里的沙灘起伏不大,所以光影比較特別,層次感豐富。
因為有專人對講指揮,泳客們始終能在光影區(qū)域內(nèi)行走,隊形保持得比較整齊,估計5名泳客中,沒拿漁網(wǎng)的就是指揮員。
當天的景色非常好,非常漂亮,山上的攝影師們大多都相當興奮,估計每個人都有幾張照片可以炫耀。攝影導游建議我們?nèi)|壁村拍日落,于是我們離開了小壕山,回到路上,繼續(xù)在幾分鐘車程外的東壁山拍照。
登上東墻頂,可以看到一個小海灣,海灣里流淌著一條小河。由于海灣的沙灘是東西走向,所以可以拍到金色或銀色的海灣和河流。(經(jīng)緯度 26°55'33.36"N120°10'57.67"E)
這里沒有專業(yè)的攝影模特,只有幾個村民在沙灘上撿海鮮。由于光線角度的原因,江水和海水的顏色一開始是銀色的。
隨著夕陽西下,光線越來越弱,海面也漸漸變成金色,不過景色還是不如小壕那么美,不少團友感嘆,還是繼續(xù)留在小壕村吧,這樣才能拍到更多的好照片。
晚上19點,沒有太陽,也沒什么可拍的。我們開車回到霞浦縣城,在酒店修了一會兒,就出去吃飯了。這一頓飯吃了好久,吃完飯就逛街,喝涼茶,吃水果?;氐骄频甑臅r候已經(jīng)是22點左右了。洗漱睡覺的時候已經(jīng)是23點多了。領(lǐng)隊說明天要4點起床拍日出。呃~,我們只睡了4個小時。文章由重慶旅行社整理轉(zhuǎn)載!
凌晨四點,鬧鐘響了,我累得起不來,但還是艱難地爬了起來,拖著睡眼惺忪的老婆,在美麗的日出下開車??h城里的餐廳還沒開門,我們四點半就空著肚子出發(fā)了。我們在車上分享了一些零食填飽肚子。雖然食物不多,但基本吃不飽。但到了攝影點,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,精神飽滿,不再饑餓。原來,精神的力量是無限強大的。
沙塘里是拍攝日出的地方,五點鐘的時候天色還很黑,天空只有淡淡的藍,不過附近的公路上停了很多車,場面相當混亂。在寒風中,我們用頭燈或者手電筒避開眾多攝影師,找到自己的拍攝位置。公路前排的好位置都被占了,我只能爬上山坡,撥開雜草,找到一個很窄的水泥坡,在那里架好三腳架,開始拍攝。
當天的天氣雖然比前一天好,但還是不夠好,日出景色一般。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拍攝沙灘的線條和勞作的人群上,因為這里有人在沙灘上勞作,提供了非常生動的拍攝內(nèi)容,自然美與人文文化的結(jié)合。在沙灘上勞作的人們踩著木制的雪橇,當?shù)厝朔Q之為“泥馬”、“柴馬”或“木馬”。它在海灘上快速移動,就像雪地摩托一樣,滑過的地方會留下明顯的痕跡。畫面中的黑線是“泥馬”留下的,旁邊一條寬闊的水道是人們拖著泡沫板留下的。
這里的灘涂盡頭有一些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區(qū),大概是用來養(yǎng)殖泥土和貝類的。漁民們來回穿梭于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區(qū)和岸邊,收魚、運魚。潮水已退去很遠,一幅寬廣壯麗的畫面呈現(xiàn)在眼前。
“泥馬”就像是灘涂上的自行車,泡沫板則是灘涂上的“三輪車”。裝滿農(nóng)產(chǎn)品的筐子放在厚厚的泡沫板上,兩兩一組推到岸邊。灘涂上寬闊的水道就是他們的水路。
運送完泡沫板后,前往海灘的人們會背上兩塊,重復這一趟旅程。勞動人民在用勞動創(chuàng)造的泥灘上留下了藝術(shù)線條。
天色大亮,我們準備從山坡上的水泥臺上返回公路。爬下來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所謂的水泥臺,其實是某人墳墓的水泥頂坡。站在墳墓上的我們趕緊向墓主人道歉、祈禱。我們爬上去時天色昏暗,沒看清楚。請“老頭子”原諒我們。
沙塘里岸邊的港灣里,停泊著一些小舢板,還有一捆捆長長的竹子,竹子的中間部分是黑色的,這些竹子肯定是插在泥灘里進行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的,看來泥灘上的竹子也會根據(jù)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的需要定期更換和調(diào)整。
一筐筐打撈上來的海鮮擺在岸邊,“誰知道桌上的每一粒米,都是辛苦勞作的結(jié)果?”我們吃的各式灘涂貝類,都是費盡心思從淤泥中撈出來的,真的不容易,這種勞作,城里人肯定想象不到,也承受不起。
結(jié)束沙塘里的拍攝后,雖然沒有好好吃早餐,但大家都餓得不行,也沒覺得餓,領(lǐng)隊征求意見后,繼續(xù)趕早,趁著太陽還沒從云層里露出來,趕緊拍下一場戲。
我們沿途來到了韓江,拍了曬海帶的照片。這是一片被半島包圍的水域,地圖上叫東武洋。這里的水面平靜,沒有一絲波瀾,應(yīng)該很適合曬海帶。(經(jīng)緯度 26°47'24"N120°00'54"E)
路就在岸邊,沿路可以看到很多晾在竹竿上的海帶。這里的竹竿上都綁著繩子,繩子上掛著一片片海帶,一排排整齊。不過看到的時候,我很納悶,這么泥濘的灘涂,人們是怎么把海帶晾在架子上的呢?
停車后,我們自由活動,大家到海岸邊尋找攝影場景。本來想靠近海帶架,但到了岸邊,發(fā)現(xiàn)很多漂浮的垃圾和死草、浮木,還有成千上萬只海蟑螂。一秒鐘看到的海蟑螂數(shù)量,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多的。好在海蟑螂怕人,靠近就會退避,但密度過大的地方,它們就退避不了,還是挺嚇人的。
回到岸邊,看到草地上放著很多海帶,終于可以近距離觀察了,這些海帶的根部被繩子綁著,繩子上纏滿了海帶的舊根和新根,非常牢固,根本拔不下來。新鮮的海帶呈棕黃色,比較厚實飽滿,摸起來有黏糊糊的感覺。
海帶由工人在草堆上整理好,然后拖拉綁在竹竿架的橫繩上。架上有兩根尼龍繩,一根在竹竿上部,上面掛著許多鉤子,另一根綁海帶用的繩子在下面。竹竿上有一個滑輪,用于牽引和吊運。人們可以拉動繩索,把海帶從地面吊到空中,然后綁上繩子,海帶就掛在竹竿的半高處了。
看到一個大叔在拔海帶,我們一群人就沖了過去,大叔看到那么多人給他拍照,很是興奮,很賣力的給我們演示拔海帶的過程。
在攝影團的不斷要求下,大叔一次又一次地拉,直到累得拉不動了。這個過程,估計整個拍攝團給大叔拍了至少上千張照片。這樣的拍攝場景也是相當有意思的。
中午我們“收工”回到縣城,吃飽飯,在酒店稍事休息,14:30出發(fā)去沙江鎮(zhèn)拍S彎灘日落。(經(jīng)緯度26°46'51.84"N119°57'37.95"E)
到達沙江鎮(zhèn),我們在攝影導游的帶領(lǐng)下向鎮(zhèn)頂?shù)纳辰袑W走去。沙江鎮(zhèn)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古老的城墻和城門,可見這里在過去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,有著自己的鎮(zhèn)防體系。
我在路邊看到一位老人在拉牡蠣殼網(wǎng),用繩子把牡蠣殼串在一起。這種牡蠣殼網(wǎng)是用來放在淺水魚架上養(yǎng)牡蠣的。受精的牡蠣幼蟲可以粘在上面。
我們到了沙江中學開yun官網(wǎng)入口登錄APP下載,爬到頂樓,可以利用梯子爬上學校樓頂。但因為大家都背著很重的攝影器材,竹梯已經(jīng)破損,很多地方都用粗鐵絲加固。樓頂上至少有150人。學校負責梯子的人怕有危險,采取了限流措施,下來一個人才能上去。聽說當天就有兩個人把攝影器材弄壞了。
因為一時上不了樓頂,我們只能找一扇朝西的窗戶拍照。因為教室都鎖上了,我們最后只能去衛(wèi)生間。一群人把男女衛(wèi)生間都占了,然后拍照。為了拍照,衛(wèi)生間的味道也忍了。
從這里可以看到第一天拍到的饅頭山(蓮花島),換個角度看,還是同一片灘涂,但觀感卻完全不一樣。
經(jīng)過交涉,最后屋頂上人數(shù)不再限制,我們爬上去開始在屋頂上拍照,從這里可以拍到沙江鎮(zhèn)的S彎,非常漂亮,非常特別的風景。
我當時看著屋頂上的S形彎,以為是一條很深的河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河里可以行走,水最深處只到小腿,那時候我就有了在水中行走的想法。
等太陽落在屋頂上實在是太無聊了。對于我這種習慣旅行的人來說,根本無法靜下心來。所以我?guī)е拮尤ハ旅娴哪酁┥贤妗?/p>
看到了嗎?這個白房子就是沙江中學,樓頂上還有人在拍照,連水箱里都擠滿了人。
照片左側(cè)最大的圓柱體不是攝影設(shè)備,而是學校的廣播喇叭。請注意這一點。
如果要步行到泥灘,必須經(jīng)過岸邊的養(yǎng)魚場和漁船,可以小心地踩在養(yǎng)魚場的綠色網(wǎng)袋上,就像是蹦床。我和妻子都穿著溯溪鞋,就直接把鞋子掛在背包上,下水玩。帶了昂貴攝影器材的團友大概不會冒這樣的風險。
我和老婆下水玩的時候,中學校樓頂?shù)臄z影組把我們誤認為是模特,據(jù)樓頂攝影組組長估計,我們被樓頂攝影組拍了好幾萬遍,從廁所窗戶等等。
樓上的領(lǐng)隊還用手機和我們溝通,遠程控制我們的行動,告訴我們要在水中行走,不要去泥灘,說在水中行走能拍出更好的照片。如果走得太遠,他們就讓我們走回去。做攝影模特不容易。作為“獎勵”,我后來沒收了他們在樓頂拍的一批照片。
在河里散步的感覺真的很棒。這不是每個人都會嘗試體驗的場景。我們心情很好,在河里拍了各種照片。
中學樓頂?shù)耐瑢W們也一直不停地收集我們各種姿勢的照片,最后我被他們的照片選的眼花繚亂。
夕陽下的泥灘很美,泥灘上有人們?nèi)ズ_叺哪_印,也有泥馬的痕跡,這里的竹竿好像是養(yǎng)牡蠣的架子。
這里的竹竿上還有橫繩和拉動滑輪,繩子上可以懸掛養(yǎng)牡蠣的網(wǎng)。
夕陽下的泥灘就像融化的巧克力,等待凝固。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和欣賞它的美。
灘涂的泥土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洞口,時不時有小螃蟹從洞里探出頭來,它們都很機警,看到人經(jīng)過就會躲起來。
隨著太陽漸漸落下,泥灘的顏色也隨之變化,從暖黃色變成銀色,又從銀色變成金色。
夕陽下的水面,如絲綢般閃閃發(fā)亮。在我們下水的鼓勵下,中學樓頂?shù)牟簧偃艘蚕滤w驗水上的樂趣。坐在岸邊的船上,在河里揮動雙腳,看著金黃的景色,是人生一大樂事,能讓人忘卻煩惱,心緒平和。本文由重慶旅行社整理轉(zhuǎn)載!在光影緩慢的淺水里,GPS或許真的會讓你有“凌波GPS”的錯覺。
隨著最后一絲落日的余暉,一天的攝影之旅也結(jié)束了,我們走回了停車的地方。
晚上19點我們回到霞浦縣城,繼續(xù)吃海鮮。這里的海鮮多是灘涂特色產(chǎn)品,吃起來非常鮮美,特別過癮。吸取了當天的教訓,特意準備了第二天早上的便攜早餐,晚上盡量早點睡覺,因為明天又要早起。
又是凌晨三點半就醒了,好累好困,勉強起床,拖著老婆起床。四點多我們就出發(fā)了,在車上吃的是昨天準備的干糧和牛奶。早上的拍攝點是北崎,這里的內(nèi)容是日出和海獵。(經(jīng)緯度 26°52'48.35"N 120°3'46.77"E)
由于海灘上已經(jīng)沒有可供大巴掉頭的路段,車子只能停在北崎村外,我們便穿過村子,沿著海邊的土路,來到海灣的山坡上。下車時天色尚暗,走到攝影區(qū)時,天已初亮。
這里已經(jīng)聚集了不少攝影師,幸好這一帶的濱海路很長,大家都可以排隊,不會顯得太擁擠。
云層還很厚,看不到日出。天亮后,海灣里大規(guī)模的養(yǎng)殖區(qū)顯露出來。場面相當壯觀,隨處可見整齊排列的竹架。這一帶是著名的紫菜養(yǎng)殖區(qū)。紫菜的種植和收獲期從秋季開始,持續(xù)到次年3月至5月。我們5月后去的時候,只剩下空蕩蕩的架子。
今天運氣不錯,其他攝影隊請了去海邊的人來當模特,一共有五個人,大部分都在攝影區(qū)附近活動,比較容易拍到,不過上面的漁網(wǎng)和鏟子都是擺設(shè),模擬捕魚,不是真的捕魚。
清晨時分,光影格外美麗,倒影清晰明亮,是拍照的黃金時間。
隨著光線和水流的變化,同一片水域會產(chǎn)生不同的光影效果。你可以在附近走走,尋找最美的攝影角度。
一艘艘漁船陸續(xù)離港,引來眾多攝影師的蜂擁拍攝,直至看不見蹤影。
海水漸漸退去,岸邊泥濘的灘涂漸漸顯露出來,水面因灘涂光線的折射而變得線條豐富,光影對比清晰。
初升的太陽終于從云層中露出,金色的光芒灑落而下,景色變得層次豐富,色彩絢麗,攝影師相機的快門聲開始高頻響起,拍攝頻率大大增加。
下海人的攝影模特開始分頭行動,獨自一人或兩人一組在光影區(qū)域移動,開始用漁網(wǎng)做出各種動作進行拍攝。下海人的專屬模特,這個職業(yè)因攝影熱潮而誕生,相信未來這個職業(yè)會在更多的地方興起,早點進入這個行業(yè)會更有優(yōu)勢。
漁船出海都是空船,吃水很淺,相信回來的時候一定是滿載的。
我最喜歡的場景是海灘游客在水中行走,身后留下長長的漣漪。
這里到處都是畫,光與影的畫,人物的畫,風景的畫。
我在霞浦看過不少其他攝影大師的作品,這樣的場景往往被PS成黑白或者水墨風格,但我更喜歡寫實的攝影風格。
這里的風景完全需要長焦鏡頭才能拍出來,如果你沒有長焦鏡頭,那你就真的沒有長焦鏡頭了。
天亮后,用普通鏡頭很難拍出好照片,只有戴白色鏡片的同學們繼續(xù)努力,我查看了GPS,發(fā)現(xiàn)1公里外有一個有路的海灘,于是就快步向海灘走去。
走了幾條曲折的路,就來到了海灘,這里是沙泥混合的,海灘上部是沙子,靠近海邊的地方則多是淤泥,還有不少覆滿牡蠣的礁石。
這里的沙灘比較偏僻,很少有人來,所以比較干凈安靜,這里的礁石上牡蠣的密度相當驚人,凡是能生長牡蠣的地方,都長滿了一層層的牡蠣。
這里有一位老人在這里挖牡蠣,他的工具就是一根小管子和一個尖錐。這里的牡蠣每天都要挖,但只要小心,還是能挖到不少,甚至很大的牡蠣。據(jù)說挖1-2公斤的牡蠣要花一整個上午的時間。牡蠣味道鮮美,是泥灘上的一道特殊美食。
在這里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蠕蟲。
當我要拍照時,一個寄居蟹放棄了外殼,逃脫了,我在照片中抓住了它。
在海灘上拍照后,我開始回到貝基村莊,我看到潮流已經(jīng)退去,海灣的水已經(jīng)退縮了。
我們的團隊中的攝影師正在海灘上拍攝漁船和泥濘的照片。
在村莊短暫漫步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許多村民生活的場景,這是非常好的攝影主題。
當我走進村莊并正要上車時,突然發(fā)出了鞭炮,鑼和鼓的聲音,馬祖神廟組織的游行到了。
鑼和鼓清除了道路,寫了斑塊,古老的服裝的人們排隊,眾神游行了,信徒們遵循了一段漫長的游行。
有許多馬祖在沿海地區(qū)的信徒,這種活動經(jīng)常舉行,有錢人捐款,強大的人貢獻了他們的力量,每個人都提供幫助。
游行隊伍結(jié)束時是一長串的信徒,偶爾與當?shù)厝艘黄鸺尤搿?/p>
我們在10點左右回到Xiapu縣,吃了午餐并在中午12點出發(fā)。
但是,在這里,我從未聽說過:“丹明”在這一地方的書面材料中,總結(jié)了“ lianjia船”的“ Lianjia Boats”。中國的吉普賽人集團”。在解放的初期,坦克人被視為少數(shù)派。但是,后來的調(diào)查表明,這個群體被高度固定,因此它們被包括在漢族國籍的范圍中。
“ Lianjia船”的原始含義是在船首上工作的空間通過釣魚和挑選貝殼來謀生,并將船作為數(shù)百年來,因為政府的壓迫和社會的歧視,“海上吉普賽人”敢于上岸,無法與陸地上的人交往,一年四季都會在海上生活。
這是“ Lianjia船”。由于政府的支持政策,人們已經(jīng)在一個富裕的人身上定居,而貧窮的人已經(jīng)建造了舊式的高架房屋(也稱為高架房屋)。
有些人會不時聽到雞的屋頂,雞的聲音會不時聽到這個村莊。即使他們回答,我們也無法很好地理解它們。
整個村莊基本上忙于收集牡蠣。
在一堆牡蠣殼上,有簡單的處理研討會。刀子指著開yun官網(wǎng)入口登錄APP下載,巧妙地將牡蠣肉挖出,然后將其放在側(cè)面的碗中。
在這里看到場景之后,有些人可能對午餐吃的牡蠣面條感到有些厭惡。
我要評論